港媒:守好“三农”基本盘,中国强调“不容有失”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14日报道,在加强自给自足和推动共同富裕愈发紧迫之际,中国承诺全力确保农产品供应、创造农村就业岗位和深化进口多元化。
这一基调指明了北京在确保国内供应和发展方面的优先考虑事项。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写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是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个政策声明。
报道称,过去20年,“三农”工作一直是中央政府年度工作文件的核心。然而,最新发布的这份文件进一步说明,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中国可能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
文件写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北京在农村工作方面划定的两条底线,这些目标将考验政府管理风险和抵御外部阻力的能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很大一部分大豆、玉米和油菜籽依靠进口,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以及乌克兰冲突导致的市场动荡引发了对于依赖海外市场的担忧。北京的对策是采取战略举措,推动进口多元化,同时增加国内供应。根据这份文件,当局拟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并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14日报道,在北京与华盛顿竞相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之际,中国将设立两个经贸区,促进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经贸创新发展。
据报道,中国商务部13日在解读设立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计划时指出,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两个示范园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福建省,预计将于2035年完全建成。其中,与印度尼西亚的经贸区将设在福州,与菲律宾的经贸区设在漳州。
商务部还表示,经贸区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据报道,印度尼西亚经贸区将以渔业、食品产业和基础设施为合作重点;菲律宾经贸区则以石化产业、现代农业、数字贸易等为合作重点。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政策解读中表示:“发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互补优势,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打造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新高地。”
除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之外,东盟的10个成员还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
关于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两个东南亚人口大国设立“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议已讨论了一段时间,并在今年1月得到批复。不过,更加详细的情况直到本周才公布。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2月14日报道,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2月14日开始为期数日的海外访问,其间他将访问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和匈牙利,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演讲。此次外交行程是王毅担任新职务后的首次出访。
据报道,王毅将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预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会出席该活动。这可能会为双方提供自从中国气球进入美国领空、美中紧张关系加剧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的机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3日公布了王毅的出访计划,不过没有提及与布林肯的潜在会晤。
这位发言人表示,访问欧洲国家将有助于中国与法国、意大利和匈牙利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新发展,并增进中欧战略互信。
他还表示,访问俄罗斯期间,王毅将同俄方重点就下阶段中俄关系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交换意见。
发言人说:“中方愿以此访为契机,同俄方一道推动双边关系继续沿着两国元首确定的方向稳步前进,维护双方正当权益,为世界和平发挥积极作用。”
另据法新社2月14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在巴黎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会面。预计双方将探讨乌克兰冲突和气候合作等话题。
1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召开“关于传统知识数据库的专家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分析和讨论传统知识数据库的建立、使用权限等有关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刘剑锋表示,中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走在世界传统知识保护的前列。
记者:姜赛
编辑:姜赛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13日报道,中国一些地方近期先后传出整治高价彩礼、对高价彩礼说不的新闻。
报道称,江苏省沭阳县2月10日举办了一场“沭阳小大姐”新时代文明婚恋倡导活动,倡议未婚女青年拒绝高价彩礼。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戴家埔乡30名适龄未婚女青年也集体签订“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
江西省会南昌还打算在3月8日妇女节举办“不要彩礼要幸福”百对新人集体婚礼。新人们除了为双方父母敬茶,还将集体宣读“不要彩礼要幸福”倡议承诺书,共饮合卺酒。
男方给女方彩礼,是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之一。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天价彩礼”,不少家庭,特别是农村或低收入家庭为了儿子成家,不得不掏空积蓄。一些原本感情要好的年轻情侣,也因高价彩礼闹矛盾,还有人以分手告终。
今年1月,一篇关于天价彩礼的知乎帖文,登上各个社交平台热搜。虽然事后证实,事情纯属杜撰,但天价彩礼确实是“各地丈母娘棒打鸳鸯”的利器,也让一些农村家庭面临娶妻难的尴尬。
南昌市佳人婚介所负责人刘国英说,江西各地的彩礼总体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越穷的地方要的彩礼越高。
“从西方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到俄罗斯在各个领域遭受制裁,背后总少不了美国的影子。”天津市第十四中学高二2班的王子赫年龄不大,却能对国际问题“侃侃而谈”。他对俄乌冲突的知识积累主要来自《参考消息》。他说:“从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开始,我就开始看《参考消息》,最爱看的是军事版。”
2月14日,《参考消息》数字报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王子赫所在的天津十四中。参考消息报社与校方联合举行“时政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报社代表给200多名师生作了如何借助《参考消息》提升青年学生国际视野的专题讲座,并向学校赠送了一批《参考消息》数字报。
《参考消息》报社代表在向学生作专题讲座
高二3班的姜美婷同学在发言时说:“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在上学期与《参考消息》结缘,逐渐积累起自己的时事政治学识,对政治学科相关专题模块的知识也理解得更为深刻。读《参考消息》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还培养了我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能够更好地认知世界。”
参考消息报社代表(右)向天津第十四中学赠阅数字报
在天津十四中,爱读《参考消息》的同学们还专门成立了读报小组。在刚刚结束的寒假期间,学校德育处主任倪维每天都会将当天的《参考消息》截屏后发在微信群里,供学生们打卡阅读。除夕当天,倪维老师本想让学生们安心过年,没有像往常那样准时在群里发布报纸版面,不曾想很快就有学生“催更”。
当然,每位同学阅读《参考消息》的兴趣点都不尽相同,有同学特别关注台海局势,有同学喜欢看人物周刊,还有同学对数字货币问题尤其感兴趣……但大家都说,他们总能在《参考消息》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实际上,《参考消息》与天津十四中结缘已久。近十年来,参考消息报社每年都会给天津十四中赠送两份纸报,一份由值日同学负责张贴在学校阅报栏,另一份放在图书馆。如今,在获赠数字报之后,更多同学得以实现“打开手机读报纸,天下风云掌中看”。
在获赠《参考消息》数字报后,学生们立即展开体验阅读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作为1931年正式创刊的“90后”央媒大报,《参考消息》今年将举办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及部分高中)的数字报进校园大型公益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数字报赠阅等方式,走到“90后”“00后”青年人身边,帮助他们立足校园,纵观国际风云变幻。
,,三公大吃小最稳押注法(www.eth0808.vip)(三公大吃小)是用以太坊区块高度哈希值开奖的棋牌游戏,有别于传统三公开船(三公大吃小)棋牌游戏,三公开船(三公大吃小)绝对公平,结果绝对无法预测。三公开船(三公大吃小)由玩家PK,平台不参与。
(有意参加《参考消息》数字报进校园活动的高校或中学,欢迎与参考消息报社取得联系。联系邮箱:xy@cankaoxiaoxi.com)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据阿根廷美洲通讯社网站2月14日报道,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近日在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与当地企业家共同探讨了推进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北线电气化、罗卡线新增车厢、乌尔奎萨线升级等合作项目。
牛望道会见了中铁国际集团和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的负责人,以推进阿根廷的城市列车现代化项目。
据报道,阿根廷驻华大使馆表示,在对青岛为期四天的访问期间,牛望道与使馆投资团队还探讨了中方企业在阿根廷投资建厂的可能性。
牛望道指出,中国在短时间内发展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高铁网络,并凭借环保创新技术走在了前列。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必须遵循自己的道路,但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借鉴中国的经验”。
据报道,阿根廷驻华使馆还表示,预计与这些公司的互利合作将不断深化,为阿根廷公民带来安全、舒适、实惠、环保的出行体验。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12日报道,跨国公司的高管们正随着中国的重新开放而陆续回到中国。
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说,该集团首席执行官于1月底至2月初访问了中国;而知情人士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和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伯乐预计将于下月访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说,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也计划访问中国。
对许多高管来说,这将是他们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次访问中国。此前,中国——它对世界上许多大公司而言是最大制造中心和消费市场——对国际旅行施加了限制。在经济艰难前行之际,北京希望通过此类访问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
对一些高管来说,实地走访当地业务并与主管会面是当务之急,而另一些高管则希望与当地的商业伙伴和政府官员会面。在中国取消疫情限制措施后,预计将有数十名高管出席计划于未来几个月在该国举行的商业会议。
报道称,这些企业高管的访问凸显出,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西方企业仍在寻找中国重新开放所带来的商机。
不过,一些人也持谨慎态度,希望看到更明朗的美国对华政策。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说:“大家都在等着看政治风向如何。”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美国福克斯商业新闻网站2月14日报道称,专家警告说美国与中国切断关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据报道,要求美国在经济上与中国“散伙”的呼声在白宫不绝于耳,但一些专家认为,经济独立“不会发生”。
福克斯商业新闻网站的知名记者康奈尔·麦克沙恩2月13日在一个节目中解释说:“我上次亲自去中国是在2019年6月……当时‘脱钩’就是个流行说法,要求这两个大国在经济上分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几年后的今天,最新数据表明,美中贸易额达到历史新高。专家告诉我们,对企业来说,切断关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麦克沙恩表示,虽然与中国的政治关系下滑,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商业正“蓬勃发展”。
据统计,2022年美中之间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6906亿美元。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威廉·赖因施认为,美国正试图大踏步地与中国“脱钩”,但这么做的后果确实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克服。
赖因施解释说:“我认为这要花很长时间,你不会马上看到。此外,他们也不会都去做。”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13日报道,中国本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13日发布。文件提出要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国家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路透社14日的报道也关注到,中国媒体13日晚间援引一份重要的农业政策文件报道称,在中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同时,该国还将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被称为“一号文件”的年度农业政策蓝图中表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业强国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作为世界头号大豆买家,中国正试图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该国希望增加大豆产量,并在2022年将大豆播种面积扩大了近22%。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13日报道,中国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电池板现在的发电量几乎足够居民家庭使用。
报道称,中国国家能源局在周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21%,达1.19万亿千瓦时,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二者相差无几,说明电力系统存在两个重要现象:其一,随着国家投入巨资推动实现气候目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迅速发展;其二,在能源需求方面,居民家庭用电所占比例相对不那么高。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20年中国只有约17%的用电属于居民用电。
据报道,在中国,工厂仍是用电大户,约占总需求的60%。因此,虽然清洁能源可以满足几乎所有家庭的用电需求,发电厂仍需燃烧化石燃料,以满足经济增长需求。(编译/郑国仪)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 据法国新闻广播电台网站2月13日报道,2月13日,对约300万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首都的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开学了。
这一事件必须得到庆祝。周一上午,在北京朝阳区一所学校前,学生们受到了热烈欢迎。校长和老师们走到街上,挨个向孩子们打招呼。
报道称,在春节假期过后,尤其是因为疫情,学校断断续续关闭了数月之后,这一时刻备受期待。孩子们最后一次上学是在2022年10月。
12岁的智英(音)毫不掩饰自己知道不用再上网课时的那种兴奋,她解释说:“我很高兴能回到学校见我的同学。在此之前,我们只能在屏幕上见面,我无法和老师、同学面对面,这太没意思了。”
报道称,在过去3年里,通常是祖父母在家里照看孩子,他们也非常期待重新开学。一位学生的祖母说:“我希望孙女能回学校上课。这能比在家里学习更有效率。她会更集中精力学习,而且也不会那么单调。”
2月13日,天津市和平区第五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学习手工制作。(赵子硕 摄)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 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2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工商界领袖将于下月开始前往中国,届时作为两国关系解冻的一部分,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执行主席安德鲁·福里斯特将率领一个工商代表团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
报道称,随着中国1月重新向世界开放以及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政治关系改善,澳大利亚工商界领袖又重新前往中国考察他们的业务并参加各种会议。
矿业巨头力拓矿业集团9日证实,其首席执行官雅各布·斯陶斯赫尔姆计划在未来几个月访问中国,这是他自2021年1月上任以来首次访问该集团最大的客户。
由澳大利亚工商理事会和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另一个工商界领袖代表团预计将于4月前往中国。
澳大利亚工商理事会全球合作委员会主席沃里克·史密斯9日说:“澳大利亚和中国认识到贸易和工商业给两国带来的好处,两国间的政治问题在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是我们在贸易和服务业领域的最大合作伙伴。任何困难都可以在面对面会谈中得到更好地处理。”
据报道,2022年,两国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货物贸易从2021年的2690亿澳元(1澳元约合4.71元人民币——本报注)增至去年的2850亿澳元,巩固了中国作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网友评论